<pre id="regi4"><tt id="regi4"><pre id="regi4"></pre></tt></pre>
    1. 校友會

      您的位置:首頁  > 校友之家 > 校友會
      光陰雖逝重回首,青春不散再重頭 ——校友們追憶飛鵝文學社和“一中之聲”廣播臺的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7-10 瀏覽數(shù):

      2021年7月10日晚,惠州一中高中部校友辦里燈火通明,笑語回蕩。這是我校校友會邀請前“飛鵝文學社”和“一中之聲”廣播臺的校友們回校暢談當年“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追憶奮斗的年華。

      “一中之聲”的四屆臺長:曹龍、駱德輝、藍瑩、鄧健偉,還有前飛鵝文學社的成員和廣播臺記者、主持人張文波、顏映艷老師,大家紛紛拿出了學生時代社團生活的各種物品,分享著“光陰的故事”。

      upfile

      (由左至右按順序排列)

      曹龍、張文波、顏映艷、藍瑩、駱德輝、鄧建偉

      upfile

      upfile

      upfile

      1982年,惠州一中語文科組的張偉煌、吳建華、魏文超三位老師組織成立了語文外讀寫小組,每周六下午進行活動。在組織了學生到平海采風,誕生了作品集《平海拾貝》后,文學社具備了雛形。隨著小組成員的作品頻頻在省市獲獎,語文課外讀寫小組正式升級為文學社。1987年出了一本專輯《飛鵝》后,“飛鵝文學社”正式誕生,張文波就是其中的一員。歐陽寧、何冬梅、傅繼東、黃偉忠、張海燕、藍月華、黃薇、廖業(yè)宏等校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upfile

      《平海拾貝》原版

      談及那時的社團活動,張文波笑著對我們說:“那個時候我們主要學經(jīng)典、練筆、寫影評、書評,還有外出采風尋找靈感。有時候會去聽文學專家的講座,提升自己的讀寫能力。文學社曾邀請省里的《少男少女》雜志社的編輯來座談,給我們傳授了好多寫作方法。”

      upfile

      上圖為1987年飛鵝文學社全體成員合照


      upfile

      從此,文學社的社員們紛紛向雜志社投稿,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少男少女》雜志社的編輯專程前來惠州找到了張文波,告訴他稿件被選中了,并指導修改。1988年,文學社黃薇、張文波兩名社員的作品被《少男少女》雜志社刊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那個時候文章能在省里發(fā)表,那是無限光榮啊。除了同學羨慕的眼光,還能收到全國各地文友的來信。當時自己掏錢買了很多那期的雜志來送給同學,幾個月的零花錢都用光了。更搞笑的是和一個湖北的筆友通了幾年的信,感情好到快要拜把子了,最后才知道那是一個女的......”張文波說到這里,在場者都大笑了起來。

      upfile

      年輕的張文波(右)與“一中之聲”廣播臺臺長冼宇航(左)


      大學畢業(yè)后,張文波在教壇辛勤耕耘,創(chuàng)作出版了長篇小說《享受成長》(花城出版社出版),書中描寫的青蔥歲月,正是他和學生們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小說一出版便引起轟動,連續(xù)十幾周登上“惠州新華書店銷售排行榜”前十名,在中學校園中掀起了一股“成長熱”,惠州電臺、惠陽電臺、《惠州日報》、《中學生報》紛紛報導、發(fā)表專訪。全國知名學生雜志《中學生閱讀》也選載其片斷,向全國中學生推薦,惠陽電臺還將其改編為廣播劇本。隨后,作品獲得了廣東省和惠州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大灣區(qū)(惠州)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具影響力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

      upfile

      張文波創(chuàng)作并出版的長篇小說《享受成長》


      upfile

      張文波在電視臺接受采訪(左)

      張文波現(xiàn)在已是惠州一中的語文高級教師、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惠州市小說協(xié)會副會長?!罢且驗槟感5奈膶W社,點燃了我想成為作家的火種,改變了我的人生。我非常感謝它!”張文波說道。

      除了張老師,在座還有一位特殊的來賓:顏映艷老師。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是童紅才老師指導文學社,要求參加文學社的學生都要投稿,大家非常積極,我也就不甘落后了,當時投了一篇《我長大了》的習作,沒想到,還被老師表揚了,所以我就更加有信心了?!闭f到這,顏老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對于當時參加文學社的自己,她娓娓道來:“文學社是初高中合在一起的,當時特羨慕學長學姐能寫小說,而我們只能寫記敘文。除此之外,老師會給我們講文學鑒賞,暑假的時候還鼓勵我們參加小記者訓練營,這個訓練營里除了飛鵝文學社外,還有惠東的文學愛好者。我們這些小記者還去《惠州日報》社采訪,學會了很多東西,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p>


      upfile

      90年代初飛鵝文學社部分社員與惠東的筆友

      一起參加暑期小記者培訓(二排左五為顏映艷)

      談到文學社的啟發(fā),她說:“當時很多文學愛好者都是從文學社起步的,惠州市教育局有份《少年作文》,我們都在那里發(fā)表過文章。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p>

      她告訴我們,大學讀中文系,也是當時在文學社時打下的基礎。


      upfile

      圖為顏映艷在《飛鵝叢刊》發(fā)表的文章


      2000年,顏老師回到一中,做了文學社的指導老師,把文學社從內(nèi)容到人員上進行了擴展,那時候的文學社再次煥發(fā)了生機,在學校閃耀著新的光芒。

      upfile

      顏映艷(右)與學生

      只因那時候的他們,用溫柔細膩的文筆,記錄著這段延綿不絕的歲月長河。只因那時候的他們,擁有最真摯的友誼、最樸素動人的感情以及如詩一般的青春年華,一中的文脈才得以延續(xù)和傳承。


      桌上,是略略泛黃的“一中之聲”廣播臺的記者證,以及臺長的聘書,聘書上的折痕無不體現(xiàn)了歲月的痕跡。幾位臺長帶我們講述著背后的故事。

      upfile

      upfile

      80年代的惠州一中,社團組織里面有著名的“三社一臺”:南湖書法社、飛鵝文學社、春暉攝影社、“一中之聲”廣播臺。

      廣播臺的第一任臺長由當時的語文教師張偉煌擔任。張文波就是當時的記者和主持人。張文波告訴我們,當時的廣播臺其實是文學社創(chuàng)辦的,文學社所有成員都是廣播臺成員,多年后廣播臺才獨立開來。從第二任臺長開始由學生傅永忠擔任,此后廣播臺的臺長的位置就一直由學生承擔了。

      upfile

      圖為張文波在“一中之聲”廣播臺主持節(jié)目

      曹龍、駱德輝、藍瑩、鄧健偉分別是廣播臺第五、六、七、八任臺長,在聊到廣播臺的管理上,他們表示,當時廣播臺有很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分為三個部門:播音部、記者部、編輯部,分工明確,確保工作有序進行。而在招募新成員的時候都會以面試的方式對成員進行考核。對于播音員,則采用讀文章的方式選撥。

      upfile

      “一中之聲”廣播臺合照


      “為什么嚴格?當時我們廣播臺可是全校的喉舌,是新聞陣地!這項工作是神圣的?!彼{瑩老師告訴我們。

      upfile

      1991年“一中之聲”的臺長駱德輝為藍瑩頒發(fā)的副臺長聘書

      除了選拔嚴格,“一中之聲”廣播臺的節(jié)目也是非常多樣的:《乳燕新聲》播出同學們的優(yōu)秀作文;《榕蔭清風》贊揚校園新風尚;《大榕樹下》批評不良現(xiàn)象;《鵝峯掃描》播出惠州的時政新聞;《文海點滴》播出摘來的一些文壇軼事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作家的介紹;還有《大千世界》《藝海點滴》《小小花壇》等。并且會不定期地播出故事大王講故事、相聲、歌曲等節(jié)目,大受歡迎。那些用大喇叭的日子,“一中之聲”在校內(nèi)外都頗具影響力。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聽著“一中之聲”的廣播,有的還寫信來提建議。

      upfile

      1988年7月16日,一中之聲、飛鵝文學社成員

      參加“惠--港中學生聯(lián)合夏令營”

      廣播臺的記者們業(yè)務能力極強,觸角涉及方方面面。他們采訪過同學、校長、市領導,還采訪過足球名將、緝毒英雄、參加奧運會的惠州籍跳水運動員藍衛(wèi)、還有當年的“跳水皇后”高敏等。

      “1987年第6屆全運會航模比賽在惠州舉辦,我們廣播臺的記者偷偷潛入惠州賓館采訪運動員,采訪完了還被工作人員趕了出去?!闭f到這里,室內(nèi)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當然,廣播臺的記者們的采訪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秉持著寶貴的新聞精神,他們會報道批評不良風氣、壞人壞事,這就導致臺里的一些記者被同學誤解和排擠,后來大家只能使用藝名,才免去很多麻煩。

      “現(xiàn)在想起來,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單純,一腔熱血把事情做好,有時候出去采訪,太晚了回不去,就會在沒人的教室、乒乓球臺上睡一個晚上,一點也不覺得辛苦?!瘪樀螺x說道。

      upfile

      “一中之聲”開播一周年紀念合照

      時過境遷,現(xiàn)在的他們,已經(jīng)到了中年,談及這些往事,卻怎么也停不下來。

      “其實廣播臺是很鍛煉人的,成績不好的同學,來到我們廣播臺找到了自信,讓自己擁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成績好的同學學習不但沒有落下,反而更加優(yōu)秀。不是我們成就了廣播臺,而是廣播臺成就了我們?!编嚱タ偨Y說。

      “現(xiàn)在條件越來越好了,希望廣播臺的精神能夠傳承下去,祝愿一中廣播臺越來越好!”最后,大家表達了共同的愿望。

      有人說,青春是間布置浪漫的小屋子,屋里的墻上畫滿了江南的芭蕉葉,屋外的檐上掛滿了叮叮咚咚的風鈴。而我說,青春是一支最質(zhì)樸的歌,在連綿的調(diào)子里卻有著最高亢的音符。那音符的里面是對母校的無限深情、無比熱愛。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_国产免亚洲费在线观看_亚洲无码一本无码专区_人妻互换免费中文字幕网站 日韩无码福利专区 不卡精品视频福利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pre id="regi4"><tt id="regi4"><pre id="regi4"></pre></tt></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