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把握教材與命題方向,促進習題教學中教師對試題的選擇、應用與命題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我校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跨越發(fā)展,我校教研室于6月21日至24日間組織開展第三屆“借題發(fā)揮”說題比賽。物化生科組精選近三年高考題目,組織高二年級備課組的老師研究說題,高一、高三備課組的老師到場觀摩學習。
物理科組
各位參賽老師準備充分,對2022年廣東高考物理試題深入研究,明命題立意、講解題方法、析命題規(guī)律、縱橫向對比,共同研討新高考備考策略。
范小輝老師剖析了今年高考第一道算題的命題立意和思路,對該試題進行變式與拓展,由豎直方向變?yōu)樗椒较蚧蛐泵娣较虻念愃茊栴},完全非彈性碰撞可改為彈性碰撞。對考題真正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王彥輝老師重點分析了復合場中帶電粒子運動問題的解題方法—配速法,并對歷年高考有關電磁復合場基本模型的情景化試題進行了對比分析。
物理備課組長楊鐵堅老師深入分析了熱學試題考查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對學生在解題過程上可能存在的問題、易錯點和答題規(guī)范等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并分享了備考啟示。
李俊老師對電學實驗進行了探究和拓展,并對歷年廣東高考電學實驗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歷年高考電學實驗著重考查電阻的測量、電路保護、歐姆定律、圖像法處理數據等考點的結論,進而提出了自己的備考思路。
化學科組
化學參賽老師們從學生學情出發(fā),明命題意圖、講解題方法,最后回歸教學策略。說題過程中,教師們從容不迫,娓娓道來,精彩紛呈。
張婷婷老師清晰地講解了2022年全國甲卷工藝題的解題思路,并與2021年廣東卷工藝題進行聯(lián)系,尋找規(guī)律,歸納無機工藝題的復習思路。
葉冰鈺老師從知識、能力、素養(yǎng)三個角度評析講解2022年全國甲卷物質結構與性質,展示部分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學生的答題誤區(qū),并與2021年廣東卷物質結構與性質題進行聯(lián)系,強調培養(yǎng)學生宏觀辯識與微觀探析、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
陳惠敏老師從背景、解題、趨勢、變式、總結等五個方面研究2022年廣東卷實驗題,展示部分學生的答題情況,和2014、2015、2021年廣東卷實驗題進行比較,尋找題目的共性,基于共同點,完成了一道實驗題的命題。
劉國新老師精辟入里地分析2022年廣東有機題,提出了2023年高考有機題備課想法,堅持建構有機化學思維,深度研究了解釋說明和猜想性質類的開放題。
生物科組
王瑋老師緊扣四層科學思維水平,總結了幾點高三備考啟示:1. 充分利用課本圖解 → 2.注重構建知識大框架 → 3.找共性,歸納主干思路 。她以突出學科特點、強化關鍵能力為主題,完整地分析了學生的錯誤原因。
葉露露老師循循善誘,層層分析,舉一反三,不斷拓展,將題目與教材相結合,展示了縝密的教學思路、獨特的教學特色以及扎實的專業(yè)知識。
嚴友梅老師從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三個方面闡釋試題立意,提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取試題信息的能力,抓住關鍵詞。
王光中老師以“一核四層四翼”表達了對高考題立意獨到而深刻的見解,特別強調要做到緊扣時事,服務國家,在學生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比賽是手段,超越自我是我們永恒的目標!老師們一致認為,“借題發(fā)揮”說題比賽促進了教師對高考試題的研究,把握出題的趨勢與方向,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創(chuàng)造輕負高質的課堂。在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也提升老師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贏”!